现金足球网_必威体育app官网-手机版下载

图片

作者:李党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1-7-10 11:56:40
只要撤稿,就是学术污点吗

   不久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正式宣布一次性撤回70篇中国学者论文,其中绝大部分涉嫌论文买卖。与此同时,一出和国内学者相关的“学术碰瓷”闹剧引发关注:学术打假网站Retraction Watch发表主题文章,指出中国学者涉嫌冒用前哈佛副教授名字发表学术论文。

   由于违背科研诚信的事件大多以论文撤稿作为表现形式,因此学术期刊不幸成为学术失信的“表观高发”领域。越来越多的声音提出:要让学术期刊编辑成为真正的科学“守门人”!

   我们认为,期刊编辑确有责任参与科研诚信以及学术期刊声誉的维护。但科研工作的主体毕竟是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的维护必须从科研人员入手,片面强调学术期刊编辑在这当中的作用,难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在此,我们需要厘清一下,维护科研诚信,期刊编辑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做不到的事情又有哪些。同时,也谈一下撤稿、勘误和学术不端的关系。

   首先,近些年屡屡发生的大规模撤稿事件,不乏由于论文作者在提交建议审稿人的信息时使用了假冒的电子邮件地址。这种“欺骗”行为突破了科研诚信的底线,论文作者应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但编辑直接使用了这些所谓的审稿人,就是典型的失职,也体现出杂志在编辑流程管理方面的缺失。

   一般在论文投递过程中,允许作者推荐/排除审稿人是惯例,但是否采纳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完全取决于编辑部。

   一份权威学术期刊是不可能盲目送审的。与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细胞》一样,《细胞研究》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论文评审流程。科学编辑首先会对论文进行严格的预审,只有质量上乘的论文才会进入同行评审阶段,其他则做退稿处理。

   在同行评审阶段,编辑部会根据独立的调研结果来确定在这个领域哪些权威专家比较合适审稿,然后进行送审。

   对于论文作者排除的审稿人,我们尊重作者的意见,但一般仅限排除和论文有直接利益冲突的3~5位专家;对于作者推荐的审稿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决定是否邀请,即使邀请也会核对专家信息。选择审稿专家是编辑的本职工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只要编辑工作尽职尽责,这种“假冒审稿人”的漏洞是不难堵上的。

   这里我们也顺便提一下关于“碰瓷”作者的问题。作者正式提交稿件时,需要按要求在投稿系统中输入所有作者的信息,这样论文无论是被接收还是被退稿,所有作者都会收到邮件。因此,作者在文章发表之后不知情的情况,理论上是可以避免的——当然前提是作者输入的是正确的信息。

   其次,对于大规模撤稿事件中的图片重复使用甚至是造假等敏感问题,要求编辑加强抽查和审查则很难做到。文字查重软件已经广泛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学术不端一般都能够发现;但图片查重尚无自动比对软件可以使用。

   一般权威期刊只能在文章接收前,对文章中的图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一些简单调试,检查有无明显人为修改的痕迹,一旦发现问题再要求作者提供原始图片。

   由于学术不端常常以大规模撤稿事件为标志,我们也谈一下撤稿、勘误和学术不端的关系。

   撤稿是科学共同体维护学术真理和纯洁的一种自净方式,通常只有当论文的核心数据或结论存在明显错误时才会使用。

   作为一种正常的纠错行为,撤稿本身无可厚非。科学研究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谁也不知道新发现的现象、规律是否就是真理定律。因此,对已有科学假说的试错、既有结论的纠错,本就是科研的一种常态。

   相反,不愿认错,甚至包庇纵容背后可能隐藏的学术不端行为,才真正为全球同行所不齿,令科研机构蒙羞。

   在多数情况下,研究者自己发现错误(或者经由读者提出、研究者确认),主动要求期刊撤稿,这种撤稿称为主动撤稿。但是,由于科研工作者的道德水准、眼光见识参差不齐,也有不少撤稿是由科研机构、出版社/期刊发出的,这被称为被动撤稿。

   国内受到“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影响,常常觉得撤稿是很丢人的,但实际上主动撤稿很少带来负面效应,反而体现研究者诚信的科研态度。被动撤稿却会给研究者造成极大的影响,同行很容易从中读出潜台词——这个人的学术诚信有问题。

   因此,除非证据确凿,否则不能轻易让一篇文章走上被动撤稿这条路——我们在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的同时,也要避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说到这里,我们也正好说一下勘误。勘误是由于作者疏忽(非主观有意所为),导致发表的文章中有一些错误,但不影响结论。

   结合我们日常的工作,勘误主要涉及作者的单位、基金、图片的误用、一些语句的调整等。所以大家不要一看到图片错误就认为是造假,确实有可能是误用,但作者仍有不够严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