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记者 姜天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1 12:46:30
| ||||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科研成果也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但11月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团(NPG)发布的一份题为《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的白皮书指出,中国科研的平均学术影响力与其产量的增长还不匹配,如以作为学术影响力标尺之一的“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指数”(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来衡量,一些学科领域尚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科研处于拐点之上,只有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勇于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才能加快我国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支持我国科研水平的可持续增长。白皮书建议,我国应继续进行科研转型和改革,以实现创新引领下的发展目标。
“人才回归”呈良性趋势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问题是人才的流失。欧美国家在科研水平、资助和科研环境上的遥遥领先,导致我国科研人才不断外流。
但步入新世纪,我国开始逐步改善科研环境,加大科研资助力度,大力引进海外科研人才,一批又一批的海外学子和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因此归国献力。可以说,当前我国科研正在呈现出一个良性的发展趋势,长期困扰我国的“人才外流”正在逐渐转变为“人才回归”。
白皮书数据显示,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科研人员或博士生计划在海外停留一段时间后就回到国内:有85%的人计划在五年之内回国。“海归”归国步伐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的科研地位不断提升,也显示出中国科学家对国家未来不断增强的信心。
通过梳理分析NPG最近对1700多名中国一线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结果,白皮书指出,中国科研生态系统各基本组成要素的发展局面十分乐观,但依然有一些障碍困扰着科研人员,不利于建设一种认可和鼓励求精创新的科研文化。“要让这些科学家有更大的发展并留住他们,就需要实施相关政策和资助计划,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解决其担忧的问题。”
“与中国的经济一样,中国科研也处在一个转折点上。”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对此评论,“白皮书中的一系列建议和解决方案都基于我们第一手的广泛调研,并明确针对科研人员所反映的问题。目的是帮助中国在转型过程中更加成功。我们相信,如果有关方面对此加以完善、细化和实施,中国就不仅有机会成为科研强国,更可以建立一种深厚的创新文化,确立全球科学技术领导者的地位。”
科研资助需“升中求变”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的《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2.0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两年超过2%,且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7%、10.8%和84.5%。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关晓静解读公报时对此表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3%至4%的水平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呈逐年提高态势。
中国对科研支持的“稳中有升”,在全球经济低迷、发达国家纷纷缩减科研开支的背景下显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也有不少科研人员指出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较少的问题。
在白皮书采访的学术带头人(PI)中,超过80%的人认为中国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助。“鉴于应用研究领域的许多重大进展都源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将成为促进创新的一项有远见的长期战略。”白皮书指出。
尽管有些科研资助机构已经设立了面向年轻科研人员的专项资金,但有些受访者表示,“金额往往较小,而且期限较短”。特别是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往往最具创新力,而且科研生产力也最高。因此许多受访者希望,资助机构能够为年轻科学家提供拨款更多、持续时间更长的支持。
此外,有3/4的受访者认为,对于潜在影响和实际价值尚不清晰的研究项目,资助机构敢于承受风险予以资助的力度还不够。“比如纳什的博弈论”,一名科研人员表示,“当时没人预见到这种纯理论研究有什么商业价值,但它后来被证明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科研资助体系方面,我国正逐步采用更为严格的专家评估方法,并已取得显著进步,获得了我国科研人员的普遍认可。在资助申请流程方面,有2/3的受访者认为,评审过程的公平性和效率都已提高。作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资助来源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必威体育app官网:员会对此功不可没。
此外,也有受访者建议,资助机构能够增加资金管理上的灵活性并简化合规流程。数据显示,约有2/5的受访者反映,他们20%以上的工作时间要花在与资金申请和评估相关的活动上。资金使用的规定过于严格成为影响其工作效率和科研产出的一大障碍。
逐步完善科研实施
近几十年,随着科研经费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开始拥有并管理自己的实验室和研究项目。
独立,带给年轻人不按部就班的创新空间,但也让年轻人无法充分得到资深科学家的指导,与“长者、智者”合作交流的机会也因此变少。
3/4以上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在从事科研的起步阶段没有获得足够的指导(mentoring),年轻科研人员对此更是深有感触。这一问题在本土培养的科研人员中更为普遍,受访者中有66%的博士、72%的博士后和77%的研究员都表示获得的指导不够。因此,白皮书建议,可以减少资深科学家的行政管理任务,让他们能有更多时间指导年轻科研人员。
除了资助和指导之外,通过科研写作和经费申请、数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与支持,也可对塑造我国未来的科研文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博士生和科技人员群体,但根据NPG的调查显示,我国尚缺乏博士后研究员和实验室技术员。有经验的博士后能让PI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还可以在指导年轻学生和员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解决这两类人才的短缺,对于中国科研继续参与全球竞争至关重要,因此科研机构需要提高对这些岗位的重视度。”白皮书建议,可以通过提高合同制研究人员的薪酬,减少招聘中对海外经历的强调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科研合作方面,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中国的科研合作机会正在改善,但他们也指出,在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仍然是中国衡量科研人员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准,并因此产生了对第一作者身份的争夺、学术不端等问题。
对高水平论文的重视虽然提高了中国科研产出的质量,但评估中简单的定量标准和作者贡献分配同时也可能会抑制科研合作,并催生学术不端。
此外,白皮书还调查了学术不端这一全球问题。有2/5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中国学术不端的严重程度与国外大致相同,但也有相似比例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情况更严重。受访者强调,我国目前缺乏成熟的科研道德培训。“例如,我实验室有个学生,他投稿了一篇文章, 然后把相同的图表又用到另外一篇文章里。他不知道这是不允许的。”一名科研人员指出。
科研传播的大众化与国际化
科技成果属于全社会。因此,科研传播不仅是科学家之间分享科研成果,还包括在科研交流活动中与公众、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建立密切的联系。
尽管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已经逐步意识到向公众传播科学的重要性,但数据显示,只有50%左右的受访者在过去3年实际参与过某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
科学研究也是一项国际化的工作,并最终有赖于世界各国科学家进行最大程度的知识交流,来促进全人类的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
然而, NPG的调查显示,中国科研人员对于开放共享数据还缺乏热情,或者尚未意识到这一全球趋势。因此,白皮书建议,我国科研机构应采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分享自己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他们参与其中并从中获益。
撰写论文是科研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也是不少受访者眼中的重大挑战。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每周要花一个工作日以上的时间撰写论文,有些人甚至要花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写作论文。这不单是语言上的问题:“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很早就开始论文写作的训练。这贯穿于他们的本科教育之中, 甚至从更早的小学中学就开始( 强调写作) 。但这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是缺乏的。”
随着中国科研论文数量的日益增长,“质量”的提升成为科研人员下一步的更高目标。87%的受访科研人员表示,他们今后可能降低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但会瞄准水平更高的期刊。
不过,国际竞争环境的公平性也是受访者担忧的一大问题:“我觉得论文发表过程中对中国作者是有偏见的。大部分的(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都是西方国家的。所以也就不奇怪他们会更信任来自西方某个知名院校或实验室的文章,也会花更多时间去看。而对来自中国某个他们从没听说过的实验室投的文章, 他们肯定会重视度低一些,也更苛刻。”一位PI评论道。■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12月刊 政策)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